一本教妈 妈去读懂孩子的好书

发布时间:2014-05-17 点击:

一本教妈 妈去读懂孩子的好书       俗话说知子莫如父,知女莫如母,对于**我一直自认为甚是了解,虽然她现在的语言表达很有限,只会喊妈 妈,爷爷奶奶等少有的几个名词,但从她的表情、手势、眼神、哭声中里我能感觉到她所有的需要,如果她恼着抱着我的腿时,那一定是饿了,如果娇滴滴的小声“吭吭”着,并有渴望的眼神看着我时一定是奶瘾来了,而当她突然很平静,眼睛直直的,或者伴有“嗯嗯”使劲的声音时,那一定是告诉我他要拉邑邑了,如果.....
    所有的如果都证明着我懂**,但是这几天**奶屡次告状我才发现我错了,情况是这样的,前一阵**奶就反映说**有打人的习惯,每次早上到**奶那里,**奶都很是喜欢的把**抱到家里,但是**却趁机用手去抓**奶的头发,或者拍打**奶脸,严重时竟把**奶的脸都给抓破了。**奶强调了好多次让我好好管管。
    曾经在好多育儿的相关书籍上看到说孩子在2岁以内出现攻击行为,把“打人”成了他的家常便饭是正常现象,而孩子打人是因为语言表达能力有限,加上还没有学会更多的表达技巧,除了哭闹和喊叫,他们会更多地依赖快速行动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绪。对于喜爱的事物,他首先会用手去接触这个事物。包括对自己的亲人他们就用“打”来表达他们的喜爱之情。有时则是为了宣泄自己的情绪吸引父母的注意。
    同时也给**奶传达了相关的意思:**是因为喜欢才打人的,并希望她不要对**采取强硬的态度,“被打”的时候也请持宽容的态度。我相信自己的孩子自己了解,慢慢**就会收敛起打人的坏习惯的,但是这一阵**屡次出现打人事件,而有把打人强化为习惯的趋势。这让我很苦恼。
   下班刚把**接到店里,**爸说我的书回来了,原来是周令瑜,一位园长妈 妈,17年幼教前沿工作经历,引入240个家庭教育安全的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这本书到了,眉头紧皱巧遇及时雨,打开书本先看目录,直接打关于孩子打人的,正好有一篇关于作者周妈被周周打的事。
    首先作者反思了自己的孩子周周打人的事:一定是我们家长某些地方做得不妥,才会导致周周做出这样的行为,第一个原因是我们过多关注她,她有些以自我为中心,第二个原因是她以前也有对我们发些脾气,虽然当时我们表现得很难过很生气但是只要她向我们道歉,马上就可以获得原谅,一句“对不起”就成了免死金牌,无条件的宽容使她屡次犯错。
    所有的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,理所当然不会和孩子“记仇”,会立即原谅孩子,这样的后果就使孩子无所顾忌的伤害父母,冲父母乱发脾气,甚至打父母。接着作者提出要想解决这个问题,就必须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告诉孩子,并叙述了自己到家以后一直没有理会孩子,后来和孩子的真诚对话,使孩子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。
    经过这一件打人事件,作者最后又给我们一个正确的做法这个温馨的提示:父母必须要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告诉孩子,不要那么快就轻易原谅孩子,这样孩子将来才会是一个有独立性人格、敢于担当的人。
    看完这一篇后回到家,我正在做饭听见**爸在训**,一问情况原来是**打了他,我把**拉到自己的身边。先拍了**一下,然后问**:妈 妈打打了没有?她回答:“打打”。“那妈 妈打打疼不疼”?**自己摸了摸我打的地方,我能感觉到她的意思是指打疼了。“妈 妈打打都疼,那你打爸爸,爸爸也很疼的。”**疑问的望着**爸。就很是不好意思的自己去看书了。周妈的方法甚是有效。虽然**小不能表达,但是心里是明白的。
    虽然这本书我还没有全部看完,主要是**才一岁多,有些问题像入园等**还没有遇到过,但是却深深的被感染,作者用家常说话的语气贯穿全书,感觉像一位邻家大姐跟你聊家常,她比你有经验,比你见识广,比你有魄力,她解决的问题是你天天都会遇到的问题,而她所给的方法并不是雾里看花,人云亦云的空话,而是自己在和孩子的亲身相处过程中,把教育融入到生活小事中,而这些生活小事,是每一个家长都有可能遇到的或者经常遇到的。每个篇章结尾那些“苦口婆心”的“重点提示”,是她对每一位父母毫无保留的用心提点。
    生孩子容易养孩子难,在育儿路上没有捷径,没有速成法,没有哪一本书是万能的,能把我们培养成育儿专家,也没法帮助我们解决育儿路上所有的问题,但是我们依旧要不断的学习,争取做好一个合格的妈 妈,而关于“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”这本书,我只能用两个字形容:耐读。就像一本育儿的心灵鸡汤,我已经把她当作一本枕边书,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上几篇。
 

一本教妈 妈去读懂孩子的好书

http://fw.jxscct.com/jiaoxuekejian/19079/

精彩图片

热门精选